查看原文
其他

明师说 | 何士权: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就要有一桶水

2016-11-21 明老师 明师俱乐部


何士权


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中教研员,北京名师研究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,北京教育考试院试题评价组成员,会考评价组组长,高考阅卷组组长;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何士权明师工作室主持人。


“核心素养不是一个‘新造概念’,不是要否定从前。而是更加关注教育的‘深层次’。比如一篇英语文章,不是能看懂能翻译就完了,还要了解故事的背景、作者和文化内涵。”

北京市西城区高中英语教研员何士权在接受“明师说”栏目采访时,如是阐释时下热门的“核心素养”话题。


20年一线英语教师、18年英语教研员、高考命题和评价专家,从业之初也曾千方百计想要“跳槽”,到现在总以被人尊称“老师”为荣,何士权扎根英语事业,做了一辈子的“教育人”,深知其中之难,也深感此中之幸。



“新”阅读,关注英文文本背后的故事


在高考英语界,一直流传一句霸气的话“得阅读者得天下。”何士权深以为然:“高考英语取消了单项选择,阅读理解、完形填空、短文改错、写作,可以说几乎全是‘阅读’。这也跟中国人习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习惯有关。”


“新课标改革的阵地也在阅读,核心素养的核心要求就是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。”在何士权看来,在以往的阅读课堂上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浅层思维活动比较多,从记住、到理解、然后简单运用,超越文本设计的文化品格等内容很少。


“有深度”的课堂不是“看热闹”、“走形式”。“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教师设计了很多课堂活动,表面上看热热闹闹,学生也忙的不亦乐乎,但大量的‘yes’or‘no’的重复,学生们仍然走不‘进去’、‘深’不下去,流于表面。”


流于表面的教学,其实不是真正的“英语”。何士权打了一个比方:“外国人从来不说:tell me,只说:let me know。学英语不只是学文字,还要学习惯和文化。习惯不只是吃饭喝水的行为习惯,更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。”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,就是要进一步挖掘文本背后的思维和习惯,同时也挖掘学生的潜力。


“北京一些学校,在高一高二阶段,并不把课本作为主要依托,也不把考题作为主要内容,我们鼓励学生读英文原著,老师会根据小说章节的内容引导提问,并把语法的问题融合其中,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。只要是敢这样尝试的学校,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。”何士权也承认,在升学导向的高中学段,把教学重点放在“开拓视野、发散思维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“这样做的学校要具备一定的胆量和实力。但是从高一开始尝试,大量的阅读积累一定是必要的,是形成质变的基础。”


何士权一再强调,很多老师们提“核心素养”就觉得很“新”、很“陌生”,其实大可不必。“核心素养的提出,并不能否定之前的教学规律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不应另起炉灶。我们以前提升英语学习能力、教授基本知识的的做法都很对,核心素养是让教师更关注教育的更深层次。”



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就要有一桶水


一篇文章,不仅看得懂、能翻译,还要了解背景、文化、作者……这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而不是学生。何士权认为:“核心素养的要求,其实首先是提给老师的。老师的‘水’最忌越教越少,一个高中老师的水平很可能教着教着,就跟高三毕业生一样。”


“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就要有一桶水,如果认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能够游刃有余地教,早晚会被推下教育的神坛。”在多年的听课、评课过程中,一些“不求进步”的老师颇让人无奈,“这种现象在年龄大的老师当中尤为突出,经验主义作祟。但教育不是经验的传达,在如今的多元文化中,和学生一起探索、学习、互通有无,才会被学生尊敬和信任。”


对此,何士权提出自己的建议:首先,老师们务必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,尤其是阅读英文原著、网站或者杂志。在北京一些基础好的学校,学生们经常拿着英文杂志向老师提问,里面的“新词”和前沿资讯,“逼着”老师们进步。其次,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培训,而且不仅要有教学技能的培训,也要有文化素养、学科素养的提升,提供机会、创造条件。第三,建议教育行政部门,定制出一些具体的、带有强制性或半强制性的方案,促使老师学习成长。


“核心素养对老师素质提出的要求,绝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。”何士权也给想要“速成”的老师们支招,“备课环节就是每天提升自我的好机会。每上一次课,都做个有心人,搜集更多的资料、吸收课本之外的更多知识。”


 作为一名资深教研员,何士权认为“教研室”对教师的引导工作非常重要。听评课、培训学习的设计要与时俱进,渗透核心素养教学,为老师们提供更多走出校园、互相交流的机会,“40分钟一节课有上百种上法,不出去看看就只能想出一种”。



高考改革不用“谈虎色变”,一定是循序渐进


作为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试题评价组专家,何士权认为,应对高考改革于其“谈虎色变”不如“未雨绸缪”,“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,改革方向出炉到真正实践,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比如在北京,人机对话一定是方向,已经很很多试点,颠覆性地反复尝试,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。北京的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引领性,各地学校和老师,也应该做好软硬件准备。”


何士权认为:“只有考试考,老师才会教。改革不是目的,是促进教学的手段。”这也是人机对话考试的初衷——以读写为主体的考试,永远无法真正激活英语教学中的听说。“人机对话的题目不会太难,但是平时的练习对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积极的导向作用。”但同时他也预测,偏远落后地区的英语人机对话考试改革应该会分步骤进行,任重而道远。


10月,浙江秋季高考中,“读后续写”题型露出庐山真面目,一时间各方热议、褒贬不一。“读后续写题型本身是开放题,但是一旦涉及到阅卷评价,就一定会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去评价,有局限性。而此题型考察的已经不只是英文水平,甚至还有文学水平,难度非常之大。”何士权更主张写作板块的“实用性”,“应用文写作,比如全国卷里的自我介绍、求职信,与职业发展与实际生活关联,是非常实用的题型。”



学生爱上英语,先得爱上老师


当记者问到“心目中的好教研员和好老师”时,何士权思考良久。“英语教研员,首先要有老师的品质——能够上课堂去教学生。但教研员不一定是课上得最好的,他更要具备的是第二点,组织和管理能力,要在关键时刻获得老师的信任和认可。这就需要第三点,自己的观点、有说服力的知识储备。第四点,是服务意识,做教研员要有胸怀,有服务意识,甘为人作嫁衣。”


教学不到三五年,何士权就因为能力突出而开始了教研工作。对于教研员的岗位,用“热爱”来形容也不为过:“眼界开阔了,自信心也增长了,既能锻炼组织业务能力,还可以涉猎很多方面的知识,听课的过程就是不断充电的过程。” 


“而一名好的英语教师,一定要有一技之长。”在何士权眼中,“想要让学生爱上英语,先要让学生爱上老师。那些或是擅长书法板书、或是堪称“活字典”、或是天南地北有问必答,甚至一周之内记住所有学生名字的老师们,往往会成为学生的偶像,教学成绩也一定很好。”


三十多年的英语教育生涯,已经退休的何士权还在积极参与高中英语教学教研的各种活动。谁曾想,这么一个“老资格”也有过“新人”的彷徨和动摇。开始工作那几年,何士权应聘过英文导游、有机会去中国银行,都因是个“好苗子”而被学校“摁住了”。


回望来路,何士权笑言“幸好没转行”:“尽管工资不高,但大家对老师的职业还是很尊重,家里亲戚朋友一概叫我何老师,这两个字听起来挺自豪!而且身在一个可以不断学习的岗位上,学英语、学上课、研究教育,着实乃人生一大幸事!”


*本文由明师俱乐部撰稿,转载需注明出处

拓展阅读

明师说 | 赖世雄:英语教育,less is more

明师说 | 夏谷鸣:从英语教学走向英文教育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